首页 > 专业知识 > 成分介绍 >

干货!痤疮的形成和治疗的方向!

12到24周岁的青少年及年轻人有80%都受到了痘痘的影响,然而全年龄段的人都会长痘。它通常发生在身体出油的部位,即:脸部,胸部和背部。尽管痘痘对生命几乎不构成威胁,但它产生的后果可以是巨大的,包括皮肤上和情感上的伤痕会持续一生。它阻碍个人自信,降低自尊并导致深度的情感伤痛引感知缺陷和身体异形混乱(BDD)。

 
痤疮丙酸杆菌:主要病因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是存在于所有个体中的革兰氏阳性的正常共生细菌。而其他的菌种,例如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可以寄居在皮肤表面和毛囊内。研究特别将痤疮丙酸杆菌和痤疮联系在一起尽管造成极小的黑头粉刺发展以及转变成炎性病变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但这种联系已经确定存在。抗生素对于治疗痘痘的有效性进一步支持了疾病发病机制与微生物的联系。痤疮丙酸杆菌已经被证明是引起促炎细胞因子参与皮肤先天免疫的体现。客观地来说,痤疮的相关炎症是由毛囊上皮细胞的破坏开始,将包括痤疮丙酸杆菌在内的细菌传播到真皮层,最终可导致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病变的发展。

与炎性痤疮相关的痤疮丙酸杆菌的特点在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白细胞介素-8(IL-8)在痤疮丙酸杆菌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了NF-κB的活化参与到了被痤疮丙酸杆菌,所刺激的单核细胞中IL-8的产生。据康等人报道转录因子NF-κB和活化蛋白-1在痤疮皮损内被催化,从而提高了各自目标基因产物的表现,炎症因子和基质降解的金属蛋白酶。这些升高的基因产物是人体内炎症的分子介质和在痤疮皮损的胶原降解所带来的。

 

这个理解使得针对出现重度痤疮的炎症和基质重塑的药物发展成为一种合理的策略。有趣的是,美国强生的科学家们已经表明了NF-κB活性的抑制触发了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融合,这两种蛋白都是关键的抗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所以,尽管痤疮丙酸杆菌正常皮肤和皮脂腺的共生菌,它与痤疮的生成发展有着十分清晰明确的牵连。

 

色素沉着的并发症和伤疤

在肤色方面,或许痤疮最令人不安的特征还不是其活跃的病变本身,而是它导致的炎症后的色素沉着过度(PIH)。PIH的表现为色素沉着斑。有证据表明较高的皮肤类型经历了更多的暂时性色素沉着,然而该说法还未被证实。PIH的确切机制还是未知,但黑素细胞活性的升高已显示在炎症发展的过程中是被炎症中介物刺激同时又有活性氧被释放。

 

在真皮层的PIH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损伤已经触及了基质细胞,释放了大量黑色素。而无色素沉着是因为黑色素在真皮上部被噬黑素细胞吞噬了,创伤处的皮肤则呈青灰色。

 

导致肤色PIH的普遍原因包括痤疮,异位性皮炎和脓胞疮。事实上,2002年一项评价有色皮肤上痤疮的研究发现患以上疾病的63.5%的非洲裔美国人(n=239),52.7%的拉丁裔人(n=55)以及47.4%的亚洲人(n=19)发展成了痤疮造成的PIH。最初的病变被清除后,PIH可以继续留存在皮肤上端则数月长则几年,因此,制定治疗有色皮肤痤疮的方案时也需要重视PIH;然而,治疗本身导致的皮肤过敏使得PIH加重,在这些患者身上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两倍效果的脱色剂和祛痘剂在治疗PIH时像光防护一样,旨在预防PIH。

 

此外,一项被大家所接受的临床事实是对痤疮炎症的失当控制会在之后导致留疤。疤痕是最不幸和最不受欢迎的痤疮后遗症,因为它们一旦形成,就无法用外敷治疗的方法来处理,只能用侵入性治疗操作例如化学药片,磨痂术以及激光换肤术来改善它们的外观。这些操作不仅代价高而且他们本身更有导致留疤和色素异常的风险。于是当下的建议是针对痤疮的治疗,对象致病因越多越好。

 

医学护肤品(dermocosmetics)登场

在皮肤科尤其是痤疮方面,医学护肤品(dermocosmetics)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有研究阐明了该类产品作用于痤疮发病原理的机制。医学护肤品(dermocosmetics)有潜力用于单药治疗或与药物组合治疗。因此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了解这些产品,有效并准确地给到病患使用它们的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产品通常使用的类型具有sebostatic(皮脂抑制)效果,包括部分抗氧化抗炎剂,例如补骨脂酚、烟酰胺,针对不正常角化的剂类例如水杨酸、脂羟基酸、α-羟基酸,基于视黄醇的产品或者视黄醇替代物,以及亚油酸,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剂类,例如月桂酸、补骨脂酚、抗炎症剂类,比如烟酰胺、α-亚油酸、锌盐以及补骨脂酚。

 

治疗痤疮的方向

没有任何单一的因素会导致痤疮。这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共同紊乱。主要涉及的因素包括角质形成细胞的角质过度,通过雄激素刺激而增生的皮脂腺细胞的皮脂排泄,细菌的过度滋生,以及炎症细胞因子。

 

如果炎症靠近表皮,则形成脓包,如果深入一点,则形成丘疹或者疙瘩,更深入则变成囊肿,如果油脂突破至表皮,就会导致白头,如果油脂氧化,白头会变成黑头,特别是角鲨烯,它会直接导致黑头

图中显示了痤疮的发展阶段。虽然确切的过程和痤疮的成因还不知道,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在了解痤疮所涉及的机制这一方面还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这得感谢,细胞培养模型和新型分子科技的应用,例如哺乳动物的皮脂腺细胞和类皮脂腺细胞,也就是说,人类、小老鼠、仓鼠和大老鼠,以及皮脂腺细胞体系包括SZ95,SEB-1和Seb-E6E7,它们作为模型在单层培养中被用来研究参与发展,成长和皮脂腺细胞体系分化的特定功能。

 

对于痤疮的研究持续提供新的成果以破解难题。它提供了一个多任务处理策略来改善被粉刺影响的肌肤的状态。它包括以下五个考虑因素:
1、细菌滋生过剩
2、炎症
3、皮脂分泌旺盛
4、毛囊角化过度
5、炎症后色素沉淀
Hexylresorcinol 己基间苯二酚

把这些指标考虑在内,设计出一种把己基间苯二酚(Hexylresorcinol)和亚油酸乙酯混合进亲肤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共混物。这种共混物即是下文提到的。

 

为什么选择间苯二酚

己基间苯二酚有长期被人类使用的历史,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而事实是,Leanord等人发现它拥有超过纯碳酸50倍的杀菌力,虽然痤疮杆菌可能是痤疮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受影响的皮肤也呈现较高水平的葡萄球菌和念珠菌,因此还是期望有广泛的抗菌/抗真菌活性。己基间苯二酚还表现出麻醉,防腐和驱虫性质,并且可局部用于小型感染或用作可消耗载体(例如咽喉锭剂)中的成分。此外,烷基间苯二酚 (ARs) 在自然界中被发现,连接到5位置C17:0-C25:0的烷基链在全谷物小麦和黑麦中是丰富的,然而,用于本研究的己基间苯二酚在4位具有甲基,备用名称包括:4-己基间苯二酚; 4-甲基苯-1,3-二醇; 1,3-二羟基-4-己基苯和4-己基-1,3-亚苯基二醇。烷基间苯二酚 (ARs) 作为一个整体也被报道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真菌和抗寄生虫活性。这些效应可归因于由于其烷基尾与磷脂和/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膜调节作用,以及酚氢的抗氧化作用。

 

此外,正如Chaudhuri最近报道己基间苯二酚可以通过酪氨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抑制,谷胱甘肽和E-钙粘蛋白刺激,减少DNA碎片控制皮肤色素沉着。它还通过胶原和弹性蛋白刺激,NF-κB抑制和炎症控制赋予抗衰老作用。最后,己基间苯二酚的广谱抗微生物益处被证实,可能是由于其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类酶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选择乙基亚油酸酯

亚油酸乙酯

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是中性的脂溶性形式的亚油酸(LA),其是皮肤营养所必需的必需脂肪酸(EFA),EL已经报道在体内水解成LA,这表明它可以具有许多潜在的LA样益处。

 

例如,LA缺陷与伤口愈合缺陷,生长迟缓和皮炎有关。事实上,已经显示当局部施用于EFA缺陷小鼠两周时,10%LA可以修复总体和组织学皮肤异常,并将表皮DNA合成减少至正常值。此外,通过局部施用富含LA的葵花油可以逆转皮肤的结垢和增厚。并且LA已经显示逆转洗涤剂诱导的屏障损伤,尽管它需要其他游离酸来恢复屏障功能和正常的皮肤外观。
LA的另一个作用是维持角质层(SC)酸外套,这对于渗透性和皮肤微生物防御是重要的。

酸性环境对于激活pH敏感性脂肪酶水解,将磷脂以正常屏障功能所需的顺序转化为游离脂肪酸是必需的。

 

此外,在痤疮患者的皮肤表面脂质中观察到低水平的亚油酸。皮脂腺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由几个因素调节,LA是其中之一。这些功能包括产生和分泌皮脂以润滑皮肤,保护皮肤免受摩擦并使其更不透水。

最后,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LA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活性。在脂肪酸存在下用LA预孵育2小时然后用脂多糖刺激24小时的细胞显示出显着(p <0.01)降低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 )。此外,LA降低IL-6,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p <0.05)和核因子(NF)-κBDNA结合活性,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增加。

 

这些结果表明,LA的抗炎作用可能部分是由于通过激活PPARγ对NF-κB活化的抑制。除此之外,LA通过加速酪氨酸酶的转译后降解来减轻UV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现在,乙基亚油酸酯对于氧化比亚油酸稳定,如通过治疗痤疮的受试者的皮肤表面脂质上减少的量所显示的。此外,乙基亚油酸酯最近从Oxalis triangularis(紫叶酢浆草 )中分离出,紫叶酢浆草是一种易栽培的可食用多年生植物(寿命超过两年以上的植物)植物。

总之,这些事实表明EL可以提供类似于LA的益处,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易于培养的优点。

结论

通过广泛地分析了痤疮的各种机制途径,这些作者描述了基于己基间二苯酚(HR)和亚油酸乙酯(EL)的一种成分共混物的开发来治疗痤疮。用一种含有HREL的产品治疗了6周之后,10名受试者经历显著减少的炎症和非炎症痤疮损伤,PIH和毛孔大小和数量以及对其皮肤的质地和外观的整体改善。

同样观察到的是红斑的显著减少,和基线相比没有任何耐受性属性恶化的迹象。有趣的是,与已知的抑制剂姜黄素和白藜芦醇相比,HREL(a Synactin AC (INCI: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s (and) Ethyl Linoleate (and) Hexylresorcinol), b Synovea HR (INCI: Hexylresorcinol) andc Synovea EL (INCI: Ethyl Linoleate) are products of Sytheon.)在抑制NFκ-B的转录调节活性方面更有效。虽然可以基于HREL单独开发有效的抗痤疮产品,但作者指出理论上证实合理选择共活性物更有效。



 
以上内容来源于化妆品科学